
一.集团简介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电子产品制造服务提供商,拥有超过800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以及一支庞大的员工队伍,人数超过百万。集团服务于众多全球顶级客户,并已成功将5家工厂打造为世界经济论坛(WEF)认定的“灯塔工厂”。自2002年起,富士康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内地企业出口排行榜首位,并从2005年开始稳居《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列(2023年排名升至第27位)。集团专注于6C产业(通信、电脑、消费电子、显示设备、网络、汽车)、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发与制造,同时积极布局“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的生态产业链,致力于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富士康正全力推进“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发展,并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一代通信”三项关键技术,以此作为集团的长期发展战略。“3+3”战略融合旨在为全球领先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使富士康成为集研发与销售渠道于一体的智能制造领航者。

二.企业文化
龙腾虎跃,七彩斑斓。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是集团永葆活力的法宝,也是集团制胜未来的原动力。富士康科技集团拥有众多企业文化建设平台,包括鸿桥文化传播中心、集团及事业群多媒体、文康社团等文化机构,通过刊物、文化网、宣传栏、E频道、广播等多种渠道进行文化建设与传播。《鸿桥》月刊作为集团的内部刊物,不仅是深圳市十佳企业期刊之一,也是全国最大规模的企业期刊,而漫画季刊《鸿桥·富漫》则以员工喜闻乐见的漫画艺术形式展现科技公司与现代员工的胸襟与情怀。文康活动丰富多彩是富士康人文环境的一大特色。各园区均配备了各种文康设施,供全体员工免费使用,以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主要的文康设施包括各类田径运动场、乒乓球室、台球室、游泳池、舞蹈室、健身房等,此外还有图书馆、网吧、IPTV、LED电视墙等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

三.转型中的富士康
智能制造与灯塔工厂如果以每十年作为一个发展阶段来看,富士康已经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转型阶段:从传统的制造模式转变为精密制造,再进一步发展到智能制造。在智能制造领域,我们的目标是使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实现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旨在帮助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低成本以及减少库存的目标。截至2023年,富士康拥有的“灯塔工厂”数量占全国总数的20%。其中包括深圳龙华、深圳观澜、成都、武汉和郑州园区,它们都成功入选“灯塔工厂”,为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深圳富士康龙华科技园内的数控机床精密加工智造“熄灯工厂”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主要负责手机金属壳的加工。这个“不开灯”的工厂实现了从自动上料、零件加工、智能补正、自动检测到智慧物流的全过程自动化操作,并且能够实现“刀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招贤纳士,持续发力
近年来,富士康在稳定就业、吸纳及培养人才方面持续发力。以高校人才招募为例,自1994年起,富士康就设立了选才育才的“菁干班”模式,不断加大对高校人才的招募力度。近三年来,从国内外165所院校招募了超过万名“菁干班”成员。长期以来,富士康积极与学校就业办和教师建立联系,通过邮寄集团刊物《鸿桥》和《鸿桥·富漫》、交流拜访等方式达成合作意向,邀请院校教师帮助推荐合适的实习生简历。校企合作实现了三方共赢:学校可以鼓励学生提前走出校园,在世界500强企业实习积累宝贵经验,减轻就业压力;学生能够在实习经历中获得成长,并在履历上增添亮点;富士康则可通过实习生计划提前锁定优秀候选人。为了吸引更优质的人才,富士康还与特定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例如与清华大学合作开设实验室,共同进行新材料的研发。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在特殊领域和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也为集团未来专精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五.数字化转型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全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富士康积极应对挑战,推动集团向工业互联网转型。为此,集团大力推动“六流”建设,其中人力资源部门重点推进“人流”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通过硬件与软件的整合以及实际操作与虚拟操作的结合,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具体措施包括:- **统一的人流管控系统**:实现全球人流数据的即时性和可视化管理,有效监控人员流动情况。- **一站式招聘管理系统**:构建统一的招聘平台,实现招聘流程的透明化,促进优质人才的高效流转。- **统一的绩效管理平台**:实现绩效管理流程的即时性和透明化,确保绩效评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通过上述举措,富士康致力于打造更加高效、透明的企业管理体系,为集团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六.想员工所需,急员工所急
富士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除了提供园区内基础的生活设施外,集团还在园区内设立了社康医院、牙科诊所、中医馆等医疗设施,并每年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为员工的健康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和保障。同时,集团设立了员工关爱中心,关注员工的情感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如举办联谊活动、贫困帮扶活动等,希望员工在富士康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为了解决员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2019年富士康扩建了自建的双语教学幼儿园——卓乐幼儿园,学位从700个增加至1300个,并调整上课时间与员工上下班时间同步,最大限度地帮助员工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

七.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长期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多年来累计捐赠善款超过13.5亿元人民币,爱心足迹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区,覆盖教育、医疗、文化、环保、农业技术等多个领域,惠及失学儿童、贫寒学子、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社会多个弱势群体。主要慈善项目包括“微笑工程”、“生命燃料卡”等,为灾区同胞提供援助,开展富士康志愿者爱心“6+1”系列活动。在改善员工就业环境和支持残障人士就业方面,富士康积极作为,首创“阳光工场”模式,拥有全国最大的残疾人庇护工厂,多次获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认可。2022年至2023年间,富士康招募了1500名残障员工,真正实现了助人自助的理念。

此外,富士康在稳健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建设。工业富联的数字能碳解决方案采用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并融合了自身多年的节能减碳实践经验,涵盖从量化碳数据、实施碳减排、评估碳绩效到实现碳中和的全链路规划。富士康因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杰出表现和持续践行ESG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荣获“2022年度公益集体”、“2022年度ESG践行典范”和“2023福布斯ESG创新企业”三项大奖。
